金秋时节,漫步在松花江经开区段河畔,岸边绿树成荫,水面碧波荡漾,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这是松花江的生态环境变美,经开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河湖治理,促进生态环境蝶变的生动写照。
如今,流经经开区的松花江段、土城子河段、通气河段、新立河段、荒山河段都有河长来管,迎来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风景,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这背后,是各级河长担当作为的体现,是机制、手段创新的成效,更是经开区社会各界合力护水的成果。
聚焦重点 守好绿水家园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经开区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为总目标,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区河湖管理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江河湖库水质持续改善。
在不久前的经开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区内企业严格落实持证排污要求,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106家相关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所有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25家重点涉水排污单位依法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主动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在线设施运行正常,在线数值达标,污染物排放数据实时监控可查;非在线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保持正常运行,落实自行监测方案要求开展自行监测,监测结果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经开执法大队全年检查期间未发现企业有私设暗管、暗渠、渗坑等偷排行为。
经开区结合吉林市入河排口集中排查和环保督察,实地对辖区流域进行排查,目前经开区内共4个工业企业排污口,3个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用于排放企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各排口均按照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要求、排放标准和排放方式排污,并按要求统一规范设置标识牌、公开责任主体与监督电话。国家考核断面哨口断面水质2022年全年保持二类以上水质;区内持续无黑臭水体;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无通报批评。
在环评方面助力水环境治理工程,为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园区污水系统建设工程、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污水管线新建及维修工程、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污水管线工程靠前服务,快审快批,目前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完毕,正在对一期工程进行升级改造;东区污水管线已建成投产;北区污水管线已开发区域管线建设完毕,待部分地块征迁完毕后再继续推进。
入区项目均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目前除吉林化纤集团、燃料乙醇、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废水经企业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其他工业企业均排入吉林市北部污水处理厂,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松花江。2022年分局牵头编制完成《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事故废水分析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园区污水治理打下坚实基础。2022全年区内无重大水污染事件或河湖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下降的情况,并稳步推进经开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落实。
实干管水 各级河长守水尽责
碧水荡漾。通气河的开发区河段,一个身影格外忙碌。
头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雪茹正仔细巡查着河道,排查污染隐患。无论风吹日晒,每天一次的巡河是她雷打不动的任务。
作为头台子村村级河长,她负责通气河头台子村段,在经开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街两级河长办的指导下,她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巡河制度的要求,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不良现象,开展了河道清淤工作,头台子村河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气河17.5公里流经4个村,其中流经头台子村7公里,是最长的段,为了彻底消除通气河的安全隐患,按照开发区的统一部署,刘雪茹承担了清淤工程的实施,并对临河百姓做了耐心思想工作,使清淤工作顺利完成,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完成了河道清淤3.8公里、1.5米深,清淤土泥方量2.85万立。拓宽了河道,尽可能将弯曲部位取直,使河水流向顺畅,确保了两岸村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过去村民直接把垃圾倒进河里,生活污水也直接排放入河。”刘雪茹从小在河边长大,在五六年前,河道及两岸白色垃圾随处可见。
经过几年持续治理,饱受污染之痛的通气河终于迎来重生。记者站在河岸看到,河水清澈流淌,两岸绿树成荫,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引来各种不知名的鸟类在两岸的林间栖息。
通气河的复苏,只是经开区全力推进河长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经开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长效监管、严格考核的要求,出台实施方案,明确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县级总河长,班子成员担任县级河长,街道班子成员担任乡级河长,河流所经村(社区)两委负责人担任村级河长,落实县级河长8人、乡级河长10人、村级河长19人,实现了三级河长全覆盖,努力让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创新治水 标本兼治出成效
“这两年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一家人闲暇时间就喜欢沿着河边散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呼吸新鲜空气。”漫步开发区松江江畔,市民李先生生动地诉说着生活的变化。
为了还市民一片清澈的河水,近几年来,经开区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水域岸线保护等重点工作。一是以江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建成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年内共清理生活垃圾4015吨、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6吨;二是推进河湖划界工作,对划界成果涉及的地类进行复检,顺利通过“三检一审”,使划界成果符合规范、质量可靠;三是推进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将其与“七边”整治、防汛排查、大棚房排查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全年累计出动28人次,排查解决问题22个,对四乱之重的“采砂问题”出警4次,通过联合排查、执法,使“清四乱”工作常态化,稳固化;四是强化水资源严管与深管工作,抓好“地表水”与“地下水”两方面管理,全面排查与复核全区取水现状,深入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投入105万元改造灌区节水计量设施,保证重点节水单位的节水项目优先实施,合理控制了用水总量,有效保证了水资源有效利用与节约;五是有效开展“万里绿水长廊”建设,完成区“绿水长廊”项目(通气河防洪工程)总体规划上报,建成堤防与道路11公里,完成河道全线清淤整治。年内实施江河绿化6公里,共栽植乔木800株、灌木237 株,种植草坪1万平,打造“绿美经开”。
如今,不管在经开区市区还是在各村镇的河流,都是干净整洁的河道、清澈的河水、别致的景观。“河宽了、水清了,环境好了,每天傍晚散步的人也多了,活动活动心情格外舒畅。”生态环境大幅提升的结果是居住在周边居民发自内心的称赞。
窥一斑见全豹。在河长制工作推进中,经开区积极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河湖固体废弃物排查清理整治工作,加强水环境治理。
全民动员 掀起爱水护水热潮
松花江流域途经新星社区地段,过去河道沿岸出现盗采砂石、倾倒垃圾等现象,往往是一早一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在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新星社区党支部书记村社区主任安阳加强早晚巡查,在小区广播早晚循环播放警示提醒,在进江堤路口处挂宣传条幅和警示牌,同时协助九站街道宣传车循环播报,改变了这一情况。
9月5日,周末,松花江经开区段沿河步道上,一群志愿者正手拿塑料袋,捡拾岸边的白色垃圾。
“松花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有很深厚的感情。” 今年78岁的王大爷告诉记者,这几年河水越来越清澈了,变化特别大。
因为家住河岸边,闲暇之余,王大爷就会到河边散散步,看着眼前的碧水蓝天,他心中十分喜悦。“守护城市河流环境是每个城市公民的义务,希望能尽一份力,带动身边更多的人爱水、护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活水,关键在于让群众参与进来,群策群力,真正落实河长制的源头治理。
全面推行河长制,让清水永续、河湖长治。近年来,经开区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多角度宣传发动,通过开展河长制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镇、进媒体、进网络等活动以及组织青年志愿者巡河护河教育实践等系列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各项政策和法律知识、工作动态、工作经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公众对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知晓率,激发社会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每一条河流都凝聚着守护碧水蓝天的涓涓情意,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守望人间岁月的动人故事。如今,经开区通过河长制保水、治水、护水,促进河域生态持续向好,让清水永续,河湖长治。
![]() |
主办单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2202000032 电话:0432-66490069 |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金秋时节,漫步在松花江经开区段河畔,岸边绿树成荫,水面碧波荡漾,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这是松花江的生态环境变美,经开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河湖治理,促进生态环境蝶变的生动写照。
如今,流经经开区的松花江段、土城子河段、通气河段、新立河段、荒山河段都有河长来管,迎来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风景,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这背后,是各级河长担当作为的体现,是机制、手段创新的成效,更是经开区社会各界合力护水的成果。
聚焦重点 守好绿水家园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经开区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为总目标,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区河湖管理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江河湖库水质持续改善。
在不久前的经开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区内企业严格落实持证排污要求,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106家相关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所有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25家重点涉水排污单位依法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主动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在线设施运行正常,在线数值达标,污染物排放数据实时监控可查;非在线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保持正常运行,落实自行监测方案要求开展自行监测,监测结果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经开执法大队全年检查期间未发现企业有私设暗管、暗渠、渗坑等偷排行为。
经开区结合吉林市入河排口集中排查和环保督察,实地对辖区流域进行排查,目前经开区内共4个工业企业排污口,3个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用于排放企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各排口均按照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要求、排放标准和排放方式排污,并按要求统一规范设置标识牌、公开责任主体与监督电话。国家考核断面哨口断面水质2022年全年保持二类以上水质;区内持续无黑臭水体;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无通报批评。
在环评方面助力水环境治理工程,为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园区污水系统建设工程、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污水管线新建及维修工程、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污水管线工程靠前服务,快审快批,目前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完毕,正在对一期工程进行升级改造;东区污水管线已建成投产;北区污水管线已开发区域管线建设完毕,待部分地块征迁完毕后再继续推进。
入区项目均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目前除吉林化纤集团、燃料乙醇、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废水经企业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其他工业企业均排入吉林市北部污水处理厂,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松花江。2022年分局牵头编制完成《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事故废水分析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园区污水治理打下坚实基础。2022全年区内无重大水污染事件或河湖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下降的情况,并稳步推进经开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落实。
实干管水 各级河长守水尽责
碧水荡漾。通气河的开发区河段,一个身影格外忙碌。
头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雪茹正仔细巡查着河道,排查污染隐患。无论风吹日晒,每天一次的巡河是她雷打不动的任务。
作为头台子村村级河长,她负责通气河头台子村段,在经开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街两级河长办的指导下,她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巡河制度的要求,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不良现象,开展了河道清淤工作,头台子村河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气河17.5公里流经4个村,其中流经头台子村7公里,是最长的段,为了彻底消除通气河的安全隐患,按照开发区的统一部署,刘雪茹承担了清淤工程的实施,并对临河百姓做了耐心思想工作,使清淤工作顺利完成,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完成了河道清淤3.8公里、1.5米深,清淤土泥方量2.85万立。拓宽了河道,尽可能将弯曲部位取直,使河水流向顺畅,确保了两岸村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过去村民直接把垃圾倒进河里,生活污水也直接排放入河。”刘雪茹从小在河边长大,在五六年前,河道及两岸白色垃圾随处可见。
经过几年持续治理,饱受污染之痛的通气河终于迎来重生。记者站在河岸看到,河水清澈流淌,两岸绿树成荫,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引来各种不知名的鸟类在两岸的林间栖息。
通气河的复苏,只是经开区全力推进河长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经开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长效监管、严格考核的要求,出台实施方案,明确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县级总河长,班子成员担任县级河长,街道班子成员担任乡级河长,河流所经村(社区)两委负责人担任村级河长,落实县级河长8人、乡级河长10人、村级河长19人,实现了三级河长全覆盖,努力让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创新治水 标本兼治出成效
“这两年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一家人闲暇时间就喜欢沿着河边散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呼吸新鲜空气。”漫步开发区松江江畔,市民李先生生动地诉说着生活的变化。
为了还市民一片清澈的河水,近几年来,经开区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水域岸线保护等重点工作。一是以江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建成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年内共清理生活垃圾4015吨、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6吨;二是推进河湖划界工作,对划界成果涉及的地类进行复检,顺利通过“三检一审”,使划界成果符合规范、质量可靠;三是推进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将其与“七边”整治、防汛排查、大棚房排查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全年累计出动28人次,排查解决问题22个,对四乱之重的“采砂问题”出警4次,通过联合排查、执法,使“清四乱”工作常态化,稳固化;四是强化水资源严管与深管工作,抓好“地表水”与“地下水”两方面管理,全面排查与复核全区取水现状,深入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投入105万元改造灌区节水计量设施,保证重点节水单位的节水项目优先实施,合理控制了用水总量,有效保证了水资源有效利用与节约;五是有效开展“万里绿水长廊”建设,完成区“绿水长廊”项目(通气河防洪工程)总体规划上报,建成堤防与道路11公里,完成河道全线清淤整治。年内实施江河绿化6公里,共栽植乔木800株、灌木237 株,种植草坪1万平,打造“绿美经开”。
如今,不管在经开区市区还是在各村镇的河流,都是干净整洁的河道、清澈的河水、别致的景观。“河宽了、水清了,环境好了,每天傍晚散步的人也多了,活动活动心情格外舒畅。”生态环境大幅提升的结果是居住在周边居民发自内心的称赞。
窥一斑见全豹。在河长制工作推进中,经开区积极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河湖固体废弃物排查清理整治工作,加强水环境治理。
全民动员 掀起爱水护水热潮
松花江流域途经新星社区地段,过去河道沿岸出现盗采砂石、倾倒垃圾等现象,往往是一早一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在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新星社区党支部书记村社区主任安阳加强早晚巡查,在小区广播早晚循环播放警示提醒,在进江堤路口处挂宣传条幅和警示牌,同时协助九站街道宣传车循环播报,改变了这一情况。
9月5日,周末,松花江经开区段沿河步道上,一群志愿者正手拿塑料袋,捡拾岸边的白色垃圾。
“松花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有很深厚的感情。” 今年78岁的王大爷告诉记者,这几年河水越来越清澈了,变化特别大。
因为家住河岸边,闲暇之余,王大爷就会到河边散散步,看着眼前的碧水蓝天,他心中十分喜悦。“守护城市河流环境是每个城市公民的义务,希望能尽一份力,带动身边更多的人爱水、护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活水,关键在于让群众参与进来,群策群力,真正落实河长制的源头治理。
全面推行河长制,让清水永续、河湖长治。近年来,经开区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多角度宣传发动,通过开展河长制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镇、进媒体、进网络等活动以及组织青年志愿者巡河护河教育实践等系列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各项政策和法律知识、工作动态、工作经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公众对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知晓率,激发社会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每一条河流都凝聚着守护碧水蓝天的涓涓情意,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守望人间岁月的动人故事。如今,经开区通过河长制保水、治水、护水,促进河域生态持续向好,让清水永续,河湖长治。